开放的心灵,需有一个开阔的思想空间来培养。
从先秦语境来看,情实与七情并不存在严格的区分——这在哲学上意味着,七情也是人最真实的内容。9 吕祖谦:《古易音训》,《续修四库全书》第2册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2年,第48页。
48 惠栋:《易大义》,《续修四库全书》第159册,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2年,第435页。只有统合与分别合观,才是理的完整含义。10 《唐书·经籍志》载:《周易》九卷,郑玄注。惠栋虽援引翼奉的性情说,但此说似与他的立场有冲突。不唯如此,人们在初发心之时,其志意也是善的。
54 王欣夫辑:《松崖文钞续编》,复旦大学图书馆藏稿本,第21页。由此他批评周敦颐的几善恶之说,即上引所谓几有善而无恶,周子言‘几善恶,非也。庄子超越了常人对于死的看法,他视死生为自然而必然之事,故而面对它,肯定它。
我得清楚一件事,其他的一切都不知道。此即取消天地万物与我——客体与主体——的对立关系,而臻于主客一体的境界,这境界也可说是艺术精神的和谐观点。上文儒、墨之辩,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,就是拘于一隅的闭封心灵所形成。厉风济,则众窍为虚,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。
尸体是无法意识自己的,而怖畏不安乃是生人对于死的一种预想所产生的情绪,并不是死的实况(reality)。形影尚不相待,而况他物乎。
杂多的概念都是人为设定的,天地万物本来无所谓此,亦无所谓彼。这一段再度申论上面的意旨。毛嫱、丽姬,人之所美也,鱼见之深入,鸟见之高飞,麋鹿见之决骤。于是认定同于己者为是,异于己者为非,由是产生排斥异己的思想:凡是对方所肯定的,尽加否定。
存乎蓬艾之间,若不释然。庄子说:当人在梦中,却不知道是在做梦,有时梦中还在做梦,醒了以后才知道是做梦,只有非常清醒的人,才知道人的一生就像是一场大梦。各家囿于所见,以自己为价值核心,形成封闭的心灵,把精神困缚在狭窄的圈子里。2.即使在同一个论题下,各人也站在不同的角度而坚执己意。
自然现象并没有所谓是非的问题,原本是同一的(质的同一),人类偏执成见,一味去区别,去争论。新生事物的组成,就包含了原有事物的分离消解之因素。
三籁中,着重在描写地籁,地籁就是风吹各种不同的窍孔所发出的声音。久而久之,心灵活动就被锁闭在局部的范围内,而永远无法了解事物最终的实在与全盘的真相。
首先,庄子指出物论起于成心,成心便是成见、偏见。这一段对于百家争鸣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样态描绘得十分精彩。这样一来,语言文字的功能又受了限制。既读之,希微杳冥,如秋空夜静,四顾悄然。地籁是窍孔所发出的音响,说到天籁时,庄子并没有明说,只说风吹过不同的窍孔,各个窍孔便随着独特的形状而自鸣。3.瞿鹊子问长梧子的故事中,首言开放心灵超越世俗价值,旁日月,挟宇宙而游乎尘垢之外。
一切存在事物,它的本身事实上无所谓可,无所谓不可。这境界实为最高艺术精神之投射。
好比砍树木做桌椅,对于树木来说则有所分,对于桌椅来说则有所成。再说到语言符号,它的作用在于指涉对象的真况,即所谓制名以指实,然而使用者却常用来文饰,用来自圆其说。
彼来则我与之来,彼往则我与之往。庄子使用浪漫主义的笔法,形容人的精神之提升,超越了有限的时空,在无穷的时空境域中,任心遨游,自由飞扬
宋荣子的超越于世俗,忘毁誉,不汲汲于求世上的虚名,已经是难能可贵了。庄子引出宋荣子,写另一高层境界的人,宋荣子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,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。鹪鹩的一枝,偃鼠的满腹,都是取足一己而不贪欲的意思,世人汲汲于功名,其根源处,即是贪欲的表现。庄子因而讥评惠子有蓬之心,喻示世人的封闭心灵,见小而不识大。
庄子著述,寓言十九,重言十七。庄子于此点出小不知大的情由,并为后文惠子笑庄子大而无用作一伏笔。
用克己,则有粘缚之感,克己多从克欲处下工夫,其结果长期在欲念的绞缠中打转子,常弄得人生干枯蔽陋,朱熹一派的道学味就是这种情况下违逆人性的发展。大成者的心灵空间不仅要有广度、阔度,也要有深度、厚度。
他高情远趣,创造一个辽阔的心灵世界,然而他的高超透脱,内心却有其沉痛处,生当乱世,多少智士英杰死于非命,面对强横权势的侵入,为避斤斧之害,以求彷徨逍遥的心情,真可谓寄沉痛于悠闲了。至人是个自由超越者,他从形相世界的拘限中超脱出来,而获得大解放,而达到无待的境界——心灵无穷地开放,与外物相冥合,如此,则无论在任何情况下,都能随遇而安,自由自在。
庄子引出列子一则,写同一层次高境界的人。人生在世,一方面渴望自由,另一方面却造出无数法规条文束缚着自己,内在的种种情念嗜欲团团牵制自己,且宗派区域的成见横亘于胸中而重重套落在人际关系间。庄子借大瓠大树而写出大用,暗指常人眼中认为无用的,庄子发现了它的大用。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,许由说,你已经把天下治理得很好了,我代你,将为名吗?名者,实之宾也。
庄子借许由之口,道破名是实的影子,这里透彻地写无名,许由不接受尧的禅让,而说予无所用天下为,这是写无功。以目前为自满的小虫鸟,怎能了解途长裹粮(积风而九万里)的意义呢?俗人局量狭小,根本无法想象小天地以外的大世界,之二虫又何知。
知效一官,行比一乡,德合一君,而征一国者,这些都是一曲之士、小成之人,这四等人,心灵凝滞,见识不出世俗常识的层面,他们对于礼教世界的满足和赞美,犹如小麻雀自得于一方。由巨鲲潜藏的北溟,到大鹏展翅高空而飞往的天池,拉开了一个无穷开放的空间系统。
庄子的无己,则产生开放的心态。列子于致福未数数然是写无功,庄子借列子为神人无功作影。
网友点评
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